
x

新聞詳情
三個典型實例告訴您,煤類定位對分選工藝有多大影響!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05-11
- 訪問量:0
三個典型實例告訴您,煤類定位對分選工藝有多大影響!
【概要描述】在選煤工藝設計中,準確判定煤類,定準煤炭產品方向,進而制定合理的分選加工工藝,對煤炭資源實行合理利用或保護性利用,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在設計實踐中仍然不乏因煤類定位失誤,造成產品方向錯位、加工分選工藝失當、投資浪費等不良后果的典型實例。
- 分類:行業新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0-05-11
- 訪問量:0
在選煤工藝設計中,準確判定煤類,定準煤炭產品方向,進而制定合理的分選加工工藝,對煤炭資源實行合理利用或保護性利用,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在設計實踐中仍然不乏因煤類定位失誤,造成產品方向錯位、加工分選工藝失當、投資浪費等不良后果的典型實例。
實例一
山西婁煩某礦井賦存的煤炭種類是氣煤,然而選煤廠設計卻當作1/3焦煤對待,作為稀缺煉焦煤全部入選。選煤工藝為:動篩跳汰預排矸+兩段重介旋流器主再選+粗煤泥干擾床分選+細煤泥浮選?!冻醪皆O計》投資從《可研報告》的2億多元人民幣大幅增加到7億多元人民幣。
究其原因,主要是對中國煤炭分類的國家標準不熟悉,致使分選工藝設計失當,造成“過度加工”、投資浪費所致。其實煙煤分類主要應抓住兩個關鍵指標:
① 表征煤化程度的揮發分;
② 表征工藝性能的黏結性指數。
該礦前24年開采一水平4號煤,其揮發分為33.08%,黏結性指數為54。根據中國煤炭分類的國家標準,當揮發分在28%~37%范圍內時,只要黏結性指數<65,就不可能是1/3焦煤,只能是典型的氣煤(QM34)。而我國氣煤資源不缺,山西省氣煤資源亦多,國內除少量優質氣煤用作煉焦配煤外,其余大多數氣煤都用作動力煤使用。根據上述市場需求,按國家標準(GB/T26128—2010)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第16號令,氣煤不屬于稀缺煤類,不必全部按煉焦煤來分選加工,分選工藝完全可以簡化。
點評:
本實例表明,由于對煉焦煤類判定失誤,導致選煤工藝設計不合理,造成“過度加工”,投資浪費,具有典型意義。
實例二
新疆哈密大南湖礦區大南湖一號井田含煤地層為侏羅紀中下統西山窯組,可采煤層有29層,可分為4個煤層群,其中第一煤層群(3、5、6、7煤層)為礦井前20-30年主采煤層。
礦井建設規模:10.00Mt/a,配套建設相應規模的分選加工系統。
大南湖一號井田前期開采的上部煤層群(3、5、6、7煤層)透光率波動在30%~56%之間,說明有相當數量的煤炭透光率<50%;恒濕無灰基高位發熱量波動在20.84~23.23MJ/kg之間;該井田煤階指標鏡質組最大反射率波動在0.13%~0.47%之間,換算成平均隨機反射率應為0.122%~0.443%,說明絕大多數煤炭平均隨機反射率<0.40%。所以,不論是按中國煤炭分類標準還是按最新國際煤炭分類標準,本礦井前期開采的上部煤層群的煤類,應以低熱值褐煤為主。若參照國家標準《中國煤層煤分類》(GB/T17607—1998)規定,頂多屬于次煙煤,而不是長焰煤。
另外,根椐地質報告提供的煤矸石泥化試驗,3煤層泥化比最高達79.83%,各試樣泥化比平均值達54.89%。另經專家組到現場踏勘驗證,親眼目睹褐煤遇水后短時間內即崩裂、粉碎的實際情況。充分說明本礦賦存的褐煤以及頂底板矸石和夾矸均具有易泥化的特性,不宜采用濕法分選。
設計預測,經過風選排矸后煤炭產品質量為:
Ad=20.43%,Qnet,ar=15.97MJ/kg。
后來實際采樣證明發熱量比預測更低,約在3000kcal/kg左右。
礦井煤炭主要供應大南湖一電廠作發電用煤。大南湖一電廠與該礦井為煤電一體化項目,年需電煤1.50Mt。
然而煤礦業主根據地質報告個別鉆孔的煤質參數,認定大南湖一號井田賦存的是長焰煤,并將此煤類提供給配套坑口電廠用戶,誤導了電廠設計片面要求鍋爐燃料發熱量:
Qnet,ar>20.36MJ/kg(4863kcal/kg);
并據此訂購了煤粉鍋爐。電廠設計煤種、校核煤種相關煤質參數見下表。
從上面分析可以明顯看出,即便經過必要的風選提質,大南湖一號礦井風選后的電煤產品灰分、發熱量仍然與大南湖一電廠的設計煤種、校核煤種的相關煤質指標存在較大差距,難以滿足要求。
據了解,后來大南湖一電廠不得不根據大南湖一號礦井的實際煤類、煤質條件,重新調整設計煤種的相關指標,廢棄已訂購的煤粉鍋爐,另外重新訂購了適合大南湖一號井田低熱值褐煤的鍋爐,造成了工程返工、投資浪費的嚴重后果。
點評:
該實例表明,在設計階段,煤礦項目提供給用戶的煤類、煤質參數必須準確,必須符合客觀實際,否則將給用戶造成經濟損失。該實例屬典型的警示范例。
實例三
陜西吳堡礦區xx選煤廠,設計生產能力4.00Mt/a,入選吳堡礦區兩個礦井的原煤,煤類以焦煤為主,少量肥、瘦煤,屬于國家特殊稀缺煉焦煤類。設計提供的原煤浮沉特性詳見下表。
設計推薦原煤全部破碎至50mm以下,選前1mm脫泥,50~1mm原煤采用無壓三產品重介旋流器分選,1~0.25mm粗煤泥采用干擾床分選,<0.25mm細煤泥采用浮選聯合工藝。
將粗煤泥(1.0~0.25mm)分出,采用干擾床(TBS)分選,不僅使工藝變得復雜,而且因干擾床的分選精度極低,其可能偏差Ep=0.12,比無壓三產品重介旋流器的可能偏差Ep=0.04差得多。況且設計確定的干擾床分選密度1.35g/cm3,從上面浮沉資料可以估計出其截流的邊界灰分約為7%。而三產品重介旋流器的分選密度1.54g/cm3,估計其截流的邊界灰分約為22%。兩者邊界灰分值相差太大,約相差15個百分點以上,明顯不符合最大產率原則。因此,單獨采用干擾床(TBS)分選粗煤泥反而影響了原煤整體綜合分選效率,使得綜合精煤產率不升反降,得不償失。這不符合國家發展改革委2012年發布的第16號令《特殊和稀缺煤類開發利用管理暫行規定》要求提高稀缺煉焦煤分選精煤產率的精神。
點評:
該實例表明,對于稀缺的焦煤資源而言,在設計制定選煤工藝時,應特別關注提高精煤產率的問題,選煤工藝符合最大產率原則尤為重要,設計應放在首要位置考慮。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聯系我們
地址:山東省濟寧市高新區柳行辦事處南營北首
電話:0537-2758210
傳真:0537-2758027
Copyright ? 2020 山東博選礦用物資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濟南二分 魯ICP備20033607號-1
- 電話 0537-2758210
- 聯系
- TOP